万博max官网本科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影片分析 
英文名称:Film Analysis 
课程性质:选修 
课程代码:10415030 
本大纲主笔人:曹俊兵 
面向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实验指导书名称:《电影的论说》 出版单位:中国电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年5月 作者:峻冰 
一、课程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64学时 课程总学分:4学分 
实验总学时:32学时 实验总学分:2学分 
二、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的电影鉴赏技巧和电影评论方法,结合电影理论和相关文艺理论,对电影作品进行熟练和有效分析。 
三、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 
经典电影理论、现代电影理论、电影分析方法、电影鉴赏和评论技巧等。 
本课程是面向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专业及校内其他专业学生的选修课。它以中外电影名作(《香魂女》《红高粱》《秋菊打官司》《黄土地》《霸王别姬》《阳光灿烂的日子》《辛德勒名单》《侏罗纪公园》《幽灵》《漂亮女人》《米泽丽》《心中狂野》《沉默的羔羊》《一条叫旺达的鱼》等)为个案,通过对这些影片的叙事意义、叙事风格、叙述技巧、象征手法等的观摩、分析与评论,使学生初步掌握电影鉴赏与电影评论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与批判能力。 
四、实验方式及基本要求 
根据影片的风格,针对学生的兴趣,分组展开分析和讨论。 
要求熟悉所分析影片的演职员情况和影片所叙述故事的社会文化背静,能立足文本实际,运用有关理论和赏析方法,对影片作出切中肯綮的分析和评论,并尽可能提出可资借鉴之处。 
五、实验报告 
口头讨论与书面报告相结合。 
六、考核与考试 
实验部分的考查分数是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占期末总分的30%。 
七、基本设备与器材配置(名称及数量) 
多媒体放映设备(计算机平台―DVD光驱、投影机、DVD、功放等)。 
八、实验项目及内容提要 
中国电影 
 
 
第三代 
 
谢晋――《芙蓉镇》(1986),分析叙事视角及抒情的尺度。 
第四代 
 
谢飞――《香魂女》(1992),分析叙事动机及文化反思。 
第五代 
 
张艺谋――前期(“红色系列”):《红高粱》(1987),分析叙事与造型表意的关系。 
第一次转型:《秋菊打官司》(1992),分析写实风格。 
陈凯歌――前期:《黄土地》(1984),分析造型表意风格。 
第一次转型:《霸王别姬》(1992),分析宏大叙事及历史文化反思。 
新生代(“第六代”) 
 
 
 
一、前期 
 
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分析叙事视角及青春成长经历。 
路学长――《长大成人》(1996),分析文化背景和青春成长历程。 
二、后期 
 
张杨――《洗澡》(1999),分析人物的符码意义及文化背景。 
外国电影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侏罗纪公园》(1993),分析科幻片的视像风格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辛德勒名单》(1993),分析战争电影/政治电影的写实风格及种族历史的反思。 
杰里・朱克――《人鬼情未了》(又译《幽灵》,1990),分析现实情感、幻想手法的爱情片的 
叙事结构和技巧。 
加里・马歇尔――《漂亮女人》(1990),分析幻想情感、现实手法的爱情片的叙事结构和技巧。 
罗布・雷纳――《危情十日》(又译《米泽丽》,1990),分析恐怖片的视像风格及声画关系。 
大卫・林奇――《心中狂野》(1990),分析道路片的视像风格及文化反思。 
乔纳森・德梅――《沉默的羔羊》(1991),分析警匪片/推理片的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和叙述手法。 
查尔斯・克赖顿――《一条叫旺达的鱼》(1988),分析强盗片/黑色喜剧片的叙事技巧与“黑色幽默”。  
 |